一、  概况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以建设“四个中心”为目标,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为抓手,进一步扩大内外开放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培育出口新增长点,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上海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使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 

     以构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和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为核心,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1991-2004年,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累计达到5471.3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5.7%,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4%。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改善上海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至2003年末,上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4处,纪念地点29处,保护地点14处。迄今仍保留着我国唐、宋、元、明、清以来的若干古迹和富有特色的园林。有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龙华古寺,有建于三国时期的静安古寺和国内外知名的玉佛寺,有号称江南名园之秀的豫园,有嘉定的孔庙,松江的方塔、醉白池等。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有诞生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一大会址;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故居;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寓所;有文化巨匠鲁迅先生的故居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相继建成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功能性建筑,构成了迷人的都市风景线,同时也成为上海的旅游新景观,向世人展示了上海的新风貌。有象征上海的外滩;有被誉为"城市绿肺"的人民广场;有创造了十个"世界第一"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有中国第一摩天大楼金茂大厦;以及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等。 

      面对充满机遇而又富有挑战的21世纪,上海已经确定了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上海是一个不断发展日渐强盛的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其内外联系广泛,交通、通讯比较发达,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注意的目光。 

     今日的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繁华的大上海处处显现着她的独特魅力,令人着迷——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徐家汇大教堂圣诗声声,玉佛寺香烟袅袅;过街楼下的麻将老人,弄堂里的足球少年;群众剧场的沪剧、滑稽戏,大剧院的交响乐、芭蕾舞;老饭店的本帮佳肴,杏花楼的广式粤茶,云南路的各地小吃,红房子的法国大菜,小绍兴的三黄鸡,美国的肯德基;上海老街的茶馆,衡山路的酒吧,中西合璧,新欢旧爱,各有各的精彩。夜幕降临,霓虹闪耀,夜上海粉墨登场,和平饭店的爵士乐,豫园的丝竹音乐,让人追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旧梦,而现代迪斯科的节奏,遍地开花的网吧,又把人带回了21世纪的现代文明…… 
    
      迈入21世纪的上海,繁荣与开放在这里播种,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无一不描绘着国际大都市的开阔前景,21世纪的上海,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汇合,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城市规划馆,无一不张扬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新世纪的上海是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标本,她将热情地欢迎着世界各国朋友们的到来! 
 
二、  历史
 
社会发展了,人们也淡忘了上海的历史,很多朋友说起来都觉得上海没有什么历史,其实不然。当6000多年前,陆地在这里形成时,就注定了她是一个耀眼的明珠,因为她的身份就是良好的商港。大约公元四五世纪时,晋朝松江和滨海一带的居民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也就是今天苏州河一带)被称做“扈渎”,之后慢慢将“扈”改为“沪”。宋熙宁年间(l068~l077年),由于贸易中心的转移,这里形成居民点,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正式设立镇制,并派镇将驻守,被称为“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上海镇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也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而这些“冒险家”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正成了我们今天游览上海的重点,也因这些人才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多元化。
 
三、地理
 
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上海的土地面积不断增长,随之也带动了周围城市的发展,形成了沪杭、沪宁多个经济带。上海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所有一系列的快速建设,一座座摩登建筑拔地而起,新的城市景观和老城乡风景相互交错并存,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可能你刚才还驻足于老弄堂的幽雅环境,转瞬间又矗立于时尚热闹的大街,真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快速,上下班不停的轨道交通,起降频繁的机场,出租繁忙的接客,甚至人们走路说话都是快速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速的生活。
 
四、 气候
 
上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上海气温最高的是7、8两月,这些年上海的夏天越来越热,超过35℃的高温天数10天左右;冬季1月下旬到2月初(通常是春节期间)最冷,暴冷的天数虽然不多(一般持续3天),但江南的湿冷连北方人都喊吃不消,常刮刺骨的偏北风,不穿一些厚实保暖的衣物不行,手套、围巾、帽子也要全副武装。降雪的日子不多,有时终年无雪。3月到5月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是最好的旅游季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梅雨季节,忽晴忽雨,20多天的雨量约占全年的1/4,这段时间不宜出游。8月底到9月上中旬是台风多发季节,常有瓢泼大雨。这两个时段游上海一定要带好晴雨伞,好在此时气候炎热,晴天也可用作遮阳避日。 
上海日出日落时间为:冬至6:49日出,16:57点日落,夏至4:50日出,19:01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