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外。周边与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河南省的新乡市、安阳市、河北省的邯郸市相邻,地处北纬35度20分0秒~36度12分23秒,东经114度52分0秒~116度5分4秒之间,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100公里。全市土地面积为426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7% ,市区土地面积255平方分里,全市总人口340.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3.32万人,非农业人口57.31万人,市区人口41.19万人。全市有30个少数民族成分,百人以上的为回族,满族,土家族,壮族,蒙古族。 
  濮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上古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及其部族就在此活动,故有“颛顼遗都 ”之称。濮阳夏代叫昆吾国、春秋时期称卫都、战国后期始称“濮阳”,秦代设置濮阳县,宋代称澶州、金代叫开州、民国时复名濮阳。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黄河中下游市商繁荣、农事发达的地方,也是南北要津、中原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 
  漫长的历史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传说和金戈铁马的风云,如仓颉造字、晋文公退避三舍、柳下惠坐怀不乱等历史佳话,春秋时期诸侯14次会盟、晋楚“城濮之战”、齐魏“马陵之战”、宋辽“澶渊之盟”等历史遗迹。许多历史名人如兵家之祖吴起,一代名相商鞅,天文大师僧一行,治黄名师高超等均诞生在这里。1987年在濮阳西水泊出土了距今6400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据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濮阳为“龙乡”。 
二、地理
位置: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座落在黄河之滨 
人口:350万 
面积:4188平方公里 
区划:现辖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和市区五县一区
三、气候
濮阳市位于中纬地带,常年受东南季风环流的控制和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光辐射值高,能充分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年平均气温为13.3℃,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3.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一21℃。无霜期一般为20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02.3毫米~6013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