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在中国的版图上,黑龙江犹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哈尔滨则是天鹅项下的一颗灿烂的珍珠。
哈尔滨,雅称“冰城”、“丁香城”,是黑龙江省会,中国东北北部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面积53068万平方公里(市区1637),人口946万人(市区330)。地处富庶的松辽平原,松花江沿岸,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哈尔滨是我国十大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一座风光旖旎、独具特色的大城市,美丽的松花江似彩带从市区蜿蜒而过,幽雅的太阳岛似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松花江北岸。巍峨的防洪纪念馆飞架南北的松花江公路大桥,壮观的工人体育馆......令秀美的哈尔滨更加婀娜多姿。兆麟公园冰雪大世界景色迷人。东北虎林园和动物园广聚珍禽走兽;众多街心公园典雅秀丽.....它们以独具特色的风姿吸引着中外的游客。 哈尔滨市的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中国东北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及内河港口,亦是沟通东北亚、欧洲和太平洋的交通枢纽。它腹地辽阔,周围沃野千里,石油、煤炭、木材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科技力量雄厚,有大学24所,科研机构300余家,具有国家级高新技术、经济技术开发区各一个。 哈尔滨又是以冰雪、避暑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城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确立了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地位。哈尔滨市郊的二龙湖、松峰山风景区以及国内著名的滑雪胜地——亚布立滑雪场更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其隆冬冰雪节的国际冰雕雪塑等招牌节目更是吸引愈来愈多的国内外游人一睹冰雪城市——哈尔滨的现代风采。 二、历史
这实在是一个太年轻的大城市,相对于她作为中国第七大城市的名声似乎缺少了很多可以拿来炫耀的厚重的资历。但一个可以在一百年前一片空白的土地上描画到今日的繁华这本身就是值得深思的历史。
哈尔滨是一个建在铁轨上的城市,1896年的夏天,清代重臣李鸿章与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签署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条约的第四款是给了俄国人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的权利,一切就从这里开始了。 所谓的中东铁路既中国东省铁路,就是现在的滨州线和滨绥线,既满洲里――哈尔滨,哈尔滨――绥芬河,基本上是一条直线,满洲里出境连通西伯利亚,绥芬河出境连通海参崴,1898年3月,中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俄国又获得了建造和经营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特权,这样,在中东铁路上选择一个交叉点,就形成了一条丁字形的线路,这个交叉点是一个战略意义上的交叉点,意味着这两片伟大的土地可以用最快捷的方式融合,1898年4月24号,俄国的特别考察队来到这里,选择了位于松花江与其支流阿什河之间的三角地带,即今天的哈尔滨市区。1898年6月9日,以俄国工程师为首的中东铁路工程局全体技术人员乘轮船抵达哈尔滨,并就地开始办公,因此,这一天就算是中东铁路的正式开工日,也是哈尔滨城市建设的起点。 哈尔滨自平地建城开始起,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就达到了她曾经辉煌的顶峰,那时哈尔滨已经成为远东地区最繁华,商业活动最密集的城市,是国际贸易城和国际性的大都市,创造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奇迹。哈尔滨在鼎盛时期,曾经有十六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世界各国侨民近二十万人在哈尔滨居住,在远东这个最年轻的都市里淘金。9.18事变后,哈尔滨被日本人占领,又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东北资源的中转站,1945年,苏联红军攻克哈尔滨,哈尔滨成为中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 三、地理
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总面积5.3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63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20平方千米。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市、呼兰县地域平坦、低洼,东部10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海拔高度平均在100-200米。 四、气候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在3.3度-5.8度之间。无霜期多在120-130天之间,初霜日在9月12-14日之间。大于等于30度高温日数在20天以上。年降水量在360-746毫米之间,地域差异很大,西南部偏少,东北部偏多。 哈尔滨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不要被天气预报的最高温度迷惑,即使在盛夏,凌晨和深夜也会感觉到凉意。 哈尔滨天气预报查询电话 121 四季气温参考 春季 (3-5月份),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10℃左右。 夏季 (6-8月份),炎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20℃,最高气温达38℃。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由于降水集中,间有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 秋季 (9-11月份),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南部地区2-4℃。 冬季 (12-次年2月份),漫长而寒冷干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气温零下15℃-零下30℃,最低气温曾达零下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