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昙媚造像记是1956年在整修云冈第20窟(昙曜五窟之一)时,在窟前的积土中发现的。这块造像记碑石略呈方形,高0.3米,宽0.28米,楷书十行,每行十二字,共110字。石上文字除首尾两行稍有残缺外,其余都比较完好清晰。比丘尼昙媚造像记的书法极佳,艺术价值极高。它属于魏碑中用笔以圆为主,结构雄浑宽博的一类,与历来被认为是“北碑之冠”的北魏大书法家郑道昭的《郑文公碑》完全一致。“比丘尼昙媚造像记”碑的碑文是:袢灵镜觉,凝寂迭代。照周群邦,感垂应物。利润当时,泽潭机季。概不邀昌辰,庆钟播末。思恋灵福,同拟状金石。冀瞻容者加祗受;想像者增忻希。生生资津,十方齐庆。颂曰:灵虑巍凝,悟言鉴觉。家绝照周,蠢趣澄浊。随像拟仪,瞻资懿渥。生生邀益,十方同沐。四年四月六日,比丘尼昙媚造。碑文大意是,佛的法力无边,它象一面十分明亮的镜子,照耀、沐浴着世世代代、十方万物。雕造佛像可以使后来的人们瞻仰佛的形容时感到宁静,怀念佛的仪态时得到快慰。生生受其泽润,处处鼓舞欢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