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堂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小常乡梁家庄村,据碑载,创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座东向西,一进院,东为主殿观音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屋顶灰瓦、琉璃脊件;门楣上挂有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郜钦立的“观音堂”鎏金匾。南、北为两列配殿,均为三间,硬山顶。西为天王殿兼山门,钟、鼓二楼立其两侧。院中有一株四百余年古桧。整体建筑精致小巧。主殿观音殿内密布明代圆塑、悬塑500余件,儒、释、道三教内容汇集一堂,国内少有。占地面积7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5平方米。长治观音堂,是反映儒、释、道教和民间信仰的一座宗教建筑,规模小巧,构造精美,反映了明代时期我国古建筑构架与布局的特点及上党地区的地方风格与手法:特别是明代原构主殿及殿内密布的明代圆塑、悬塑500余件,儒、释、道三教内容汇集一堂,国内少有,艺术价值极高。观音堂是不可多得的古建佳作,是我国明代时期宗教、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有着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