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青春游行社,欢迎您的光临!
自驾车的向导  自由行的助手  自助游的搭档  旅游者的天堂
 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成都市洛带古镇

成都市洛带古镇  预订  打印本页

添加时间:2007-6-14  所属类别:景区门票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洛带古镇素有“东山重镇”之称,明末清初时期的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使这些来自于异乡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带生了根。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在洛带镇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
     现在的洛带古朴中带有现代气息。民居保护得较好并且有人居住。穿梭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偶尔还会听到这些来自异乡却又早已在此生根发芽的客家人在用他们的方言交谈着。
     洛带古镇距离成都市区约2 0公里,龙泉镇北10公里,坐落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三峨山麓,交通十分方便。古镇历史悠久,相传,三国蜀太子刘阿斗游玩八角井时,不慎将身佩玉带滑落井中,反复淘捞,始终无法将玉带捞起,故而得名落带,后演变成“洛带”。
     走进古镇,青石板路幽幽地在脚下延伸,大红灯笼招摇地挂在屋檐,两旁商号林立,平房与木楼参差交错,古色古香,整洁亮丽。古镇由一街七巷组成,入夜,主街山门和七条巷子栅子门一关,就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封闭的防御体系。镇上会馆众多———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完整地保留了大量的客家民居以及客家博物馆、客家方言、民俗和生活方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全镇8 5%以上都是客家移民的后裔,主要来自广东、江西、湖北、湖北诸省的客家聚居地,至今还能讲一口流利的客家方言,谑称“土广东话”,且保存下较为完好的客家民居和习俗。
     洛带古镇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和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留下了众多的民间传说、历史遗迹、古老建筑、客家会馆。古镇老街以上下街、北巷子、风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等一街七巷为代表,漫步其间,深深的客家风情,足以令人陶醉。现存的建筑多系清末民初风格,又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还有博物馆、客家公园为其古建筑之翘楚。
     洛带镇很小,三条街道将小镇组成一片树叶状。客家人讲究饮茶,这里喝茶的讲究丝毫不逊于成都城里的大茶楼。小天井似的院子,假山、枯石、盆景、植物,古朴的建筑,斑驳的树影,几杯香茗,三五老友,十几张桌子,或喝茶、或聊天、或打牌,很是悠闲。
     现存于洛带镇上街的"广东会馆"(原名"南华宫"),乃是四川客家建筑中的杰作和"四川客家第一镇" 的首要标志。该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6年),总占地面积为3044.75平方米。它是目前四川境内保存最好和面积最大的一处客家会馆。1981年4月公布为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由前、中、后三殿构成。其中,后殿为二楼一底的重檐歇山式木构建筑,顶覆盖以 黄色的琉璃筒瓦,两侧有高拱曲起的风火墙,给人以气势恢弘,凌风欲飞和古朴庄严之感。除此,馆内还保留有楹联九幅。这些楹联,既有对前人艰难创业的缅怀,同时又有对故乡山水的悠悠思恋。
看点
古镇老街
     洛带古镇老街的建筑是以明末清初的风格为主。这些民居多为单四合院式,“二堂屋”结构,门外为小晒坝,门内为天井,天井上正中为堂屋。客家人习惯用“中花”和“鳌尖”来装饰屋脊,屋顶上多以小青瓦和茅草覆盖,门前则大多挖有荷塘。客家民居的修建方法科学,房屋的通风和采光都很好并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

广东会馆
     位于龙泉驿洛带镇的广东会馆,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会馆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为三殿两院及厢房。殿堂规模宏大,前殿(过厅)为硬山卷棚式绿色琉璃筒瓦房盖,中殿(大堂)为单檐硬山式灰片瓦房盖,前后出檐各达2.5米以上。后殿即玉皇楼,乃双重檐,用黄色琉璃瓦。
     三殿的风火墙最高达14米,高低错落,参差有序,气势恢弘。各殿内外,无数木质构件或浮雕或圆雕或镂雕,人物山水,花鸟虫鱼,戏剧场景,皆栩栩如生,图案精美,巧夺天工。

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广籍移民于清乾隆11年(1746年)捐资修建,因供奉大禹,又称"禹王宫"。会馆坐北朝南,依中轴线对称排列,建筑面积277平方米。馆内现有大小不等、仪态各异的观音塑像多尊,无不惟妙惟肖,其中尤以大殿一尊卧式巨型睡观音为罕见。殿廊彩绘观音故事壁画独具风格,引人入胜。馆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洪水漫涨,该天井也不会淌水漫延,为该馆一大奇迹,传为大禹保佑之故。

江西会馆
     江西会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18年由江西籍客家移民筹资兴建。坐北向南,主体建筑由乐楼、左右厢房、院坝、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占地面积1185平方米。该馆整体布局严谨,空间安排合理,尤其是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伸出一个小戏台,其构思独特,为四川客家会馆中所未曾见。 
     该会馆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价值,经常被影视界选为拍片场所。现四川省客家研究中心和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均在该馆中挂牌成立研究基地。

客家博物馆
     原燃灯寺迁建。燃灯寺原座落于镇东的三峨山上,始建于唐初,曾名信相寺、圣母院、瑞应禅院、瑞应寺。清中叶后,因寺内供奉铁铸燃灯古佛,改称“燃灯寺”。1988年迁建成立龙泉驿区唯一的地方性综合型博物馆,陈列的文物多为龙泉驿区出土的历代铜器、陶器、铁器、石刻、陶俑、铁币及原燃灯寺部份文物。2003年3月在洛带“客家博物馆”的基础上成立“四川客家博物馆”。

洛带公园
     民国17年(1928年)由洛带团总、袍哥舵把子刘惠安倡导地方群众和袍哥码头集资修建,时占地约60余亩。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茶社幽静,亭榭廊柱,木刻楹联,古风浓郁。主要建筑为四馆,三亭、一祠,加之一方水池,广种莲藕,曲桥相通。最具特色和价值的是园内的“女茶社”,乃过去客家妇女集中休闲品茗聊天之所,不纳男宾。其间一副“尘世嚣嚣到厌烦时来暂歇,茶烟细细得清闲处且偷安”的对联正是当年客家妇女拥有与男性同等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见证。

预订
 
网站介绍 | 服务说明 | 旅游法规 | 商务合作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给我留言 | 登录注册 | 管理登录
©2008-2021 lx114.com.cn 淮南市青春旅行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淮旅财务系统  豆腐小镇财务系统
咨询投诉建议:微信: hnheping QQ : 2818122708 手机: 18955456366
主办单位:淮南市青春旅行社有限公司    皖ICP备13001365号-2